推荐信息 / Recommended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举行新闻通气会

来源:   日期:2018-09-06  点击:1171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举行新闻通气会

 

9月4日上午,省环境保护厅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和介绍《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刘其汉、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李智广、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处长吕凤林、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朱经发通报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省环境保护厅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处处长许金州主持会议。

许金洲: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新闻通气会。经省委、省政府同意,6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书和军令状,《行动计划》的印发实施,吹响了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攻号角。《行动计划》确定了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哪些新目标?具体包括哪些工作?有哪些难点和重点?今天我们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进行通报,同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下面让我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主要人员: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刘其汉、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李智广、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处长吕凤林、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朱经发、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波、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肖荣波,我是会议主持人、宣教合作交流处处长许金洲。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水处处长刘其汉通报《行动计划》里面有关水方面的目标要求。

刘其汉:《行动计划》确定2020年我省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目标为:优良水体比例明显提升,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4.5%以上;劣Ⅴ类水体和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重污染河流水质明显好转。《行动计划》要求“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提出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等9方面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为,全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到2019年11月底,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工作重点是严格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按时完成地级以上和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清理整治。

强化优良水体保护工作目标为,2020年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4.5%,确保有60个国考断面水质达到优良,优质水体比例有所提升。工作重点是加强水陆统筹,强化源头控制,突出上下游、干支流水污染联防联治,重点推进西江、北江、鉴江流域。

改善东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工作目标为,2020年稳步提升东江干流水质,确保100%优良(Ⅰ—Ⅲ类),支流水质有较大提升。工作重点是从工业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确保东江流域水质持续稳步提升。

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目标为,2020年对于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断面,珠三角地区消除劣Ⅴ类,全省基本消除劣Ⅴ类。工作重点是推进茅洲河、练江流、淡水河、石马河、广佛跨界河流、小东江、深圳河各项重点工程措施。

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工作目标为,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工作重点是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等措施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未列入名单的,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群众举报的,及时核实、抓紧整治。

狠抓近岸海域污染整治工作目标为,2020年珠江口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入海河流水质有所改善,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重点是全面排查整治入海排污口,大力整治入海河流,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推进珠江口综合整治。

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目标为,2019年全省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覆盖。到2020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90%。工作重点是着力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提标改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提升新改扩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因地制宜在排放口前建设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出水,推动高耗水企业使用污水处理厂中水。

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为,2020年建立完善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工作重点是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对合法设置的,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对非法设置或经过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依法依规予以清理整治。推进城市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实施水生态扩容提质工作目标为,保障水生态环境容量。工作重点是编制实施主要河流水量调度方案,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保障主要河流生态流量。深入实施韩江、榕江、练江水环境系统共治和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江河湖库、城市建成区河涌两岸生态缓冲带和珠三角地区绿色生态水网建设。

许金洲:下面请大气处处长李智广给大家通报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情况。

李智广: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空气质量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三年实现整体达标,珠三角PM2.5连续三年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在全国三大重点区域中保持标杆。目前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已经处于90%的高位,持续改善的“天花板效应”凸显,保持逐年持续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我省是经济大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同时,我省经济仍呈高速增长,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进一步增加空气质量改善的压力。

随着PM2.5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臭氧(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逐步增大。自2015年起,臭氧首次超越PM2.5成为影响我省空气质量最主要的因子,且比例仍不断上升,2017年该比例达到50%(PM2.5仅为28.6%)。此外,随着PM2.5浓度的不断降低,各地能见度持续改善,而日照时数偏多、辐射强度较强的日数大幅增加,如遇上降水量偏少、静风等不利天气,容易出现区域性臭氧污染的大气重污染过程,协同治理的难度较大。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行动计划》里面明确了大气污染方面的目标、任务。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5%,PM2.5控制在33微克/立方米以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各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低于35微克/立方米),加快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第二阶段目标(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PM2.5低于25微克/立方米)。

总体思路:按照“三协同”、“三优化”、“三提升”思路,即坚持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珠三角、潮汕揭和狮子洋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协同控制;全面深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提升污染源精准治理水平、提升科技支撑和科学应对水平、提升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主要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压减燃煤,推动能源结构优化。通过集中供热、煤改气等措施推进锅炉、陶瓷等行业煤改气工作。同时,强化天然气管网和气源保障,推进珠三角地区35蒸吨以下、粤东西北地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和淘汰工作。此外,调整老旧燃煤电厂,推进服役到期与服役时间较长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燃煤电厂优化整合和淘汰。

二是严控移动源排放,推动交通结构优化。推进公交和出租车电动化。2018年起全省各地每年更新或新增公交车全面使用纯电动或燃料电池汽车;2018年底前广州、珠海市要全面完成公交电动化(含燃料电池汽车);佛山市2018年底前全市柴油公交车全部更新为电动公交车;其它市公交车纯电动化按序时进度推进。深圳市出租车(含网约车)纯电动化率达到30%以上,深圳争取今年基本实现出租车纯电动化;珠三角地区新增或更新的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其中80%使用纯电动汽车。实施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开展对假国III、假国IV等套改车辆以及尿素加注等监督检查,强化对排气超标车辆的执法力度。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禁止使用冒黑烟等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落实珠三角船舶大气排放控制区要求,加强排放控制区内船舶管理。大力推进港口、特别是港口泊位的岸电设施建设。

三是整治“散乱污”,推动工业结构优化。省政府已印发实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8〕289号),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城市交界处、工业聚集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企业依法整治,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四是控制扬尘,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借鉴京津冀有关施工扬尘控制管理先进经验,强化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工地扬尘控制严格落实“六个100%”。实施渣土运输车全密闭化管理。

五是强化VOCs治理,推动企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全面落实工信部、财政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工信部联节〔2016〕217号),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生产工艺和设备水性化改造,加大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挥发性涂料产品使用。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VOCs整体解决治理示范,建立严格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出台《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与减排工作方案》,将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纳入2018年全省万企清洁生产审核行动工作重点。

许金洲:下面请固废处处长吕凤林介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有关情况。

吕凤林:今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对广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固废专项督察,就广东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体检,充分反映了广东固废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多次批示指示,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们也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抓好落实整改工作。

一、问题导向,明确目标。广东省固体污染防治工作确实存在底数不清、设施不足、能力不强、执法不力。过去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水的治理,再到大气治理,广东大气治理在亚运会前后加大了整治工作力度,现在慢慢开始关注固体污染防治工作,这是一个发展过程。针对督察发现的问题,我们坚决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确保按期高质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固废专项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及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攻坚战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各项改革措施,大幅减少固废的种类和数量;二是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确保到2020年安全处置率达99%以上;三是加强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确保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四是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分类回收,确保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五是强化污水厂污泥全过程监管,确保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六是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废行为,坚决遏制固废非法转移倾倒高发态势。

二、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各地各部门、各责任单位要结合本地本部门职责,细化部门分工,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要协同配合、综合施策、共同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见到实效。当前有三项主要任务:

●   一是摸清底数。2018年7月18日省环保厅粤环函【2018】1232号文向各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排查摸清固体废物管理情况的通知》,8月31日各市要报,确保对设施建设到底需要多少能力。

●   二是加快推进设施建设。明确了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所确定的固废工程项目,重点是30个危废项目、9个医疗废物升级改造处置项目以及一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要依托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加快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等3+4七大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区域性能力不足短板问题,切实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鼓励石油、化工、冶炼、造纸等大型产废企业自建处置设施。推进水泥窑、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作为区域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处置的有效补充。充分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资金和人才聚集优势,整合和规范现有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市场,提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转型升级。(就危险废物,核心是终端处置危废的焚烧和填埋处置设施,主要是粤东西北三大区域危废中心(即揭阳(大南海石化)环保中心、茂名循环经济示范中心和粤北韶关危废中心)和珠三角四个危废处理中心(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危废处置中心)。2017年底全省填埋和焚烧能力分别为10万吨/年、5.8万吨/年,2018年新增能力2.5万吨/年、4.5万吨/年。就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省环保厅会同省经信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已征求了各地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已联合报省府法制办规审(规范性审查),争取9月底印发实施。

●   三是强化执法监管工作。省环保厅会同公安、住建、交通、农业、商务、卫生、法制和海事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多部门联动执法的工作机制,完善执法监督链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履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属地责任,建立健全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常态化联合打击机制。以非法转出固体废物的重点区域、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的行业企业、非法运输固体废物的车辆船舶等为重点,全面摸排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线索,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健全完善我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修订《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制定出台《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意见》,抓紧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制订固体废物循环再利用标准,研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标准和绿色政策,探索建立快递行业绿色包装法律规范。强化部门监管联动,进一步明确公安、城建、交通、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职责和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三、督办考核,狠抓落实。省环境保护厅将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督办和指导,要求各地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碰到的问题和难题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及省环保厅报告,以便及时协调解决。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和完善“五制”:督办制、考核制、通报制、约谈制和问责制,月度督办督导、年底考核(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指标中作了明确)、考核结果向各市政府予以通报,严重滞后的要约谈。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2019年要完成70%的工程进度、2020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要问责。

许金洲:下面请生态处处长朱经发介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

朱经发: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自2016年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省相继印发了《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年度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方案》《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国家签署了《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与各地级市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经完成省人大一审,建立了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韶关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即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存在困难挑战,但必须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到2020年,基本摸清土壤环境质量,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及人居环境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7%,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两年来,虽然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为实现这个目标,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是土壤污染防治法规、相关技术规范尚不健全,有关技术难点尚未突破。另一方面是土壤污染防治能力建设不足。土壤污染防治已与大气、水污染防治同等重要,但相应能力建设明显滞后。

为了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未来三年,我们要按照摸家底、防风险、强监管、提能力这几个原则来落实以下工作:

一是有序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按照国家要求,围绕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如期、保质完成详查工作任务。2018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最终实现全省土壤环境状况一张图,农用地分类管理和污染地块两个清单、土壤详查样品全覆盖入库保存的样品库和全省土壤调查集成的数据库(两个库),努力打造出土壤环境调查与污染防治的一支铁军。

二是继续强化污染源头预防。落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年度控制目标,在韶关重点区域推行特别排放限值;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每年实行动态更新;到2020年,完成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三是稳步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快落实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数据,2020年底前建立我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清单,制定实施分类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和治理修复的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7%。

四是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我们要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纳入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中,落实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办法,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再开发为住宅等敏感用地的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等环节的监管,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到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五是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全省三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督促各地开展污染地块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工程。深入推进韶关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工作,力争到2020年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六是加强土壤环境能力建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配合做好《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订工作。2018年底,制定印发4项省级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技术规范。推进国控、省控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建立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希望形成强有力的土壤环保队伍。

许金洲:刚才四位处长也跟新闻界朋友们介绍《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相关内容,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举措。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答记者问。

广东卫视记者:目前广东省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其汉:根据生态环境部今年年初部署,我省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对全省进行排查,总共排查出来环境问题清单是有1052宗。到8月21日统计情况,1052宗问题清单已经完成了471宗。国家对地级以上集中式饮水源是要求2018年底完成,对县级集中式饮水要求是2019年完成。在已经完成471宗问题整治里面,2018年底前应该完成是742宗,到现在已经完成324宗,按比例已完成了51.8%;2019年年底前应该完成是310宗,现在已经完成87宗,占比28.1%。

从各个市完成情况来看,完成较好的是汕尾完成79.4%,汕头完成78.4%,揭阳完成73.2%;完成率低于全省平均总共有12个市,佛山、梅州、河源、湛江、茂名等市完成率较低,低于全省51.8%平均率。 6月生态环保部对水源地整治进行督察,督察期间新发现问题218宗,这些问题已完成整治123宗(占比56.4%),其中,茂名(23.1%)、清远(27.3%)、潮州(27.3%)、韶关(33.3%)、梅州(36.8%)、深圳(53.3%)等市的完成率低于全省完成率。

国报道记者:请介绍一下广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展情况怎么样?

 

朱经发: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两部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要围绕已有调查发现的超标区域、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和问题突出区域开展。此次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省共布设3万多个点位。目前,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采样、分析测试等工作基本接近尾声,接下来开始谋划成果集成工作。从进度来讲,我省基本能够确保2018年底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目前全省初步范围大概是7000家左右,我省根据环境监管需要,自行对全省80余家重点工业园区开展调查,这项工作按计划推进,整个项目是2020年底完成,今年年底要完成前期的基础信息调查工作,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由各地级市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实施。

广东建设报记者:请介绍一下前段时间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我省整治完成情况难点在哪里?

 

刘其汉:按照“水十条”里面要求,到2020年以前,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黑臭水体治理,倒逼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括管网系统的完善。这项工作由省住建部门牵头,省环保厅协助,相关部门配合。这项工作我省高度重视,并一直大力推进。

多年来我省污水处理能力一直以来排在全国第一,现在是2600万吨/日的处理能力。管网建设也在加快。这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必然对我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会有很大的改善。

目前经生态环境部认定的我省黑臭水体,从原来243条增加到437个。广州原来报的是35个,经过核实增加到137个,消除和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是34个,完成比例为24.8%。深圳原来报的是45个增加到核查后125个,消除和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是42个,完成比例为33.6%。东莞市由原来上报10个,增加到22个,消除和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是2个,完成比例为9.1%。这些是国家对三个市核查公布的情况。根据各市去年年底上报的数据,还有国家对广州、深圳、东莞这三个市核查的情况,全省基本消除的黑臭水体是185个,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比例为42.3%。我省接下来还要对18个市进行核查,有可能高于这个数据,有可能会低于这个比例。

新华社记者:我想问一下关于固废的问题。第一,关于进口固废现在实行许可证制度,我想问一下到2019年,是不是可以说进口固废许可制度就成为另行的一个渠道,还是会保留一些。第二,关于危险废物这块,广东省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到底是多少?广东经济发展非常快,危废产生量是很大的,处理能力到底是怎样的?

 

吕凤林:进口固体废物许可是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省级没有许可的权限,只是进行许可的监管。我刚才说了,在《行动计划》中讲到要按照国家要求,国务院去年颁发70号文,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的改革,明确未来几年大幅度减少进口固废的总量和数量。经初步统计,广东2017年进口废物总类有6类,数量是1500万吨,实际进口是1330多万吨。今年到目前为止,进口种类只有3类,实际已经申请才560万吨,全年预计不会超过1000万吨,进口量会比2017年大幅度下降。明年废塑料国家有名录,按名录规定。废纸类在国外严格分拣以后,要依照国家的政策来落实。哪一类禁止进口,广东最终严格按照国家名录规定要求执行。

根据广东省固废信息平台目前数据统计,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目前有360万吨,即转移申报数量。2016年广东省废物产生量是200万吨,2017为330万吨。我们估计判断2018年会有400万吨左右。危险废物如何判断,许多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判断有两个方面标准,一是对照国家名录,里面有的,不用再讨论;二是名录里没有的,如何确定?可以从以下五大特性来判断。第一易燃性;第二有毒性,看物质的毒性;第三感染性,如医疗废物;第四腐蚀性,腐蚀性的判断也是比较简单,强酸强碱就是腐蚀性;第五反应性,这种物质打开或与环境物质是否会发生反应。如果这五个特性没有,名录也没有,那就是一般固废。

这几年我省危废产生量增长较快,2016年的200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330万吨,增加了60%多。今年如果初步判断,按400万吨判断,也有20%以上。从2010年到现在,如果按照平均增长率,大概9%左右。这几年的快速增长,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国家名录的变化。第二,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以前统计是重点企业,不到1万家;现在统计了已经将近4万家企业,统计口径范围扩大了。第三,严格执法。固废法第32条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履行申报登记制度,企业产生废物总类、数量,交给谁处理,必须要履行这个责任。通过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固体废物专项督查以后,有个别企业甚至出现环评的时候只有80吨的危废,但实际产生量远大于这个数。

目前,全省危废处理处置能力为530万吨/年,表面看危废处理量大过产废量,但实际上存在区域性布局和种类不合理的问题。广东危险废物有些种类没有处置能力,没有处置能力必须转移外省,比如说含汞废物、拆借废旧家电产生的玻璃,必须转移到外省去,广东省没有这个能力。农业危险废物如农药、包装物,这块也得推进。有些种类严重偏多了,比如说废水废油处理问题,实际上负荷率不到15%,而有些种类严重不足。

焚烧、填埋这块终端处理能力也不足,这两年我省加快了设施建设。焚烧这块2017年前总共才5.8万吨/年,今年新增4.5万吨/年。刚才说的七大区域,重点是涉及到填埋、焚烧,到2020年全省能力会有足够保障。发现了问题,就要推进这个工作,也感谢你对我们固废这块提出这个问题,我希望企业切实履行起主体的责任,而不是产生了废物想办法瞒报或漏报,随意转移处置,必须要依法依规去处理处置。

许金洲: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问题的记者可会后交流。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让我们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有序推动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持续改善我省环境质量状况,建设美丽广东,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目标,提供更加坚实、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今天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首页
  • 咨询热线
  • 返回顶部